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价值灵魂

2015-01-27 15:37 来源: www.top-sales.com.cn  作者: 推销员门户  点击:

  有一种观念始终在很多人的脑海中盘旋,即认为“商场如战场”、“无情竞争”、“人对人是狼”、“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因此,唯有抛弃道德底线,呼唤“狼性回归”、“认钱不认人”、以邻为壑、尔虞我诈、不择手段,才能在商海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历史上也不乏见利忘义、无德经营的现象。究其原因,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经济的非道德性神话”。该“神话”认为,经济以发财致富为目标,与伦理道德毫无关系,因而可以游离于伦理道德之外。

  这一“神话”影响甚深,要想消除企业的无德经营现象,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消除错误认识。近读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道德经营论》(张志丹著,2013年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该书不仅从理论上深度剖析了“经济的非道德性神话”,而且较为系统深入地论述了企业道德经营的完整画卷,能够开启我们的思考和智慧。

  《道德经营论》中对“经济的非道德性神话”的剖析十分精彩。书中认为,“经济非道德性神话”本质上是把经济与道德人为分割的一种机械论,是一种扭曲的形而上学经济学思维方式。面对这种“扭曲”,《道德经营论》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辨析。

  经济说到底必然蕴含着“道德基因”,具有人文精神和“道德体温”

  经济领域是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真正完善意义上的经济(行为)不可能没有人文、道德意蕴,经济与人文、道德在本质意义上从来无法截然二分(除非在主观思维领域),因此,缺失人文、道德内涵的经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人本经济、道德经济。按照布兰妮的观点,经济领域是“嵌入”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经济的普遍的特殊性即使“再特殊”也不至于没有普遍性,即没有脱离“社会共性”的纯粹“经济个性”。从根本上说,经济行为毕竟是人的行为活动,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道德的整合、引领、驱动,是无法想象的。

  再者,经济活动的出发点、终极目的和运作过程都与道德存在密切关联,道德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早在1890年就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经济学的研究旨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对经济活动解读的基本路向,而在人学视阈中的经济不可能完全价值无涉。

  换言之,在经济活动中,“为谁生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如何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这些基本的问题,不仅关涉工程学和数量问题,更关涉道德理念和价值判断。对此,经济学领域(诸如效用理论等)的思想资源的解释力是有限的,伦理学视阈的解释力或许更为根本,因而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和价值上的宰制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本质上是主张利己与利他平衡的“经济道德人”

  诚然,追求经济利益是任何市场主体、任何企业的基本目的,但是,在伦理学视阈中,这一目的并非唯一的或者最高的目的。以和谐共存、公平有序为特质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是讲求道德竞争的道德化的企业。这种企业在本性上是“经济道德人”。就是说,作为“经济人”,企业的行为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作为“道德人”,企业的行为目标又需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诉求。

  换言之,企业既不是纯粹利己的“经济人”,也不是纯粹利他的“道德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私利与公益平衡的互利性“经济道德人”。

  由此而论,企业或者说经济的非道德神话尽管在历史上喧嚣一时,却不可能符合健全的经济哲学的基本逻辑。进一步说,只是求利、唯利是图的“经济人假设”只是对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的某种抽象,而非生活中人之本真,与企业的本真面目不相吻合、难以对接。只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交集才符合市场经济中企业目的的本真。

  进一步说,人性、人的动机具有复合性、多维性。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兼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就曾深刻地写道:“人的一生中也许没有一个行为除了单纯的财富欲以外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其他冲动的影响。”可见,个人的自利动机并非是唯一不变的、普遍存在的动机。或者说,将经济动机作为人的唯一动机不仅没有提升人性,相反降了人的格。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遵循道德,实现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相结合,实现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相统一,这是逻辑之必然。

  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价值灵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变量

  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价值灵魂,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竞争伦理要求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及各种经济主体进行道德竞争,提升道德竞争力。在竞争、竞争力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容忽视的强势话语和关键词的情势下,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既是个人、组织及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民族和国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当今国际间竞争的一个核心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主要看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离不开其中蕴含的“道德含量”、“道德成色”。企业之所以需要生产人性化、道德化产品,外在地说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竞争的压力,但内在地讲是由企业的道德本质决定的。

  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以鞭辟入里、非常到位的话指出了道德作用发挥的独特性,他写道:“良好商业行为的基本准则有点像氧气:只有当缺少它时,我们才对它感兴趣。”可以说,企业竞争力的道德本质,是从微观层面对“经济的非道德性神话”的又一痛击。

  书中对道德经营的建构性诠释,也富有创见。在我看来,在一个存在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商业败德行为的时代,深度批判“经济的非道德性神话”,为企业树立起道德经营的理念扫清思想认识障碍,的确是时代之需要、人民之呼唤,也是提升国家实力之必需。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Tags: 市场经济
投稿
反馈
返回
顶部